【资料图】
尽管近日公布的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速降至0以下,但市场对通缩的讨论却不再普遍,反而将最新的价格数据视为积极信号,认为CPI底部已现。CPI同比增速未降到负值区间时,市场对通缩风险的讨论甚嚣尘上;但当CPI转负后,看法反而变得积极。这种变化并非是市场观点的前后不一,而是市场预期与经济形势现实变化之间差距的动态调整。
7月的价格数据中有多项结构性变化显示,当前国内消费呈现不断向好的变化趋势,内生需求正在稳步回升。一方面,核心CPI回升明显,这其中既有暑期居民出游等服务消费支出回暖的有力支撑,也有家用器具、通信工具等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强劲反弹的助推。另一方面,推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收窄的因素中,生活资料出厂价格3个月来首次环比转正,服装、日用品等分项环比均上涨,或说明除了成本的支撑,生活资料的终端需求提振对价格也有提振。
除了价格数据外,近期公布的其他多项经济数据亦反映出内需在企稳而非进一步恶化。例如,7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177.5万辆,虽然同比环比有所下降,但仍是年内销量的次高点,淡季不淡,走势较强。
不过,目前公布的一些反映内需边际企稳向好的数据有一定的暑期因素扰动,其恢复态势的可持续性离不开逆周期调节政策的“续航”。应当清醒地看到,在面对全球供应链竞争格局加速变化的掣肘下,内需是经济短期内实现稳定增长和中长期完成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胜负手。
着力扩大内需,让经济摆脱筑底,关键还是在于出台更有力度的增量政策。从货币政策看,近期央行提及会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还可再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预期,为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更好发挥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降准等货币政策的再度出手将有利于扩大内需、提振信心,这也是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应有之义。